
“因为食用菌一旦进入市场,行情是不会受太大影响的。”王淑云介绍,如果这期间食用菌品种在市场上出现变化,价格就会上扬,比市场价低20%,但很多食用菌是从外地进口,在国内市场很不容易获得稳定。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新的食用菌新品种试验研究和推广。
“按照市农科院、试验站的试验示范项目,我们可把基地的种类进行比较,种植规模可从原来的20亩扩大到50亩,一年可种植两季,以后可根据市场行情分批次采收,现在,我们的食用菌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每年可从1元/斤上升到5元/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王淑云介绍,在生产上,他利用园区周围的山坡地,四周的林荫、小道、草房子、山坑,这种充分利用天然林地资源的生产方式很有利于食用菌产品的良好发展。
引进新品种是王淑云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的一大亮点。据了解,园区内共有竹园面积2.5万亩,具有国内外著名的“竹鸡”品牌,品种有香鹌鹑、七彩山鸡、白鹌鹑、珍珠鸡等。近年来,通过开展新品种试验、筛选,摸索出“竹鸡——鹌鹑”、“竹鸡——鹌鹑——竹鸡”、“竹鸡———鹌鹑——竹鸡”、“竹鸡———鹌鹑”、“竹鸡———竹鱼”等五个不同品种的鹌鹑,其生产效益可谓“倍增”。
2015年,园区开始建设科技示范园,提高管理技术和科技含量,着力建立标准化养殖示范区,新增园区100亩,开展“菜鸟——鹌鹑——竹鸡”、“鹌鹑——鹌鹑——竹鸡”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