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结合奔向致富路(农村种养结合致富项目)
种养结合奔向致富路发展
在奔平县委书记胡荣一行的动员下,我市支部书记洪海民和他的哥哥赴福建学习取经,此次来到漳平进行考察时,他发现,福建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当地老百姓大多以规模化种植为主,土地分散严重,而且存在相当大的种养数量,而父本种植数量少,种养结合市场空间大,可为平原进行大规模发展。他便带上村民通过考察,发现荒漠沙地、岩石荒滩、草场,且生产牲畜的土地因各种因素有所不同,建地、耕种、施肥、采苗等因素不尽相同,从而使整个农业生产关系有所变化。
成功路径:在后市进行考察
流转土地的路子
结合村民在外务工收入,漳平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很难收回。他四处考察发现,黄羊村的土地不仅撂荒严重,而且由于种草少、收效甚微,自然条件差,仅有一些农业用地的农民在外务工,种地条件十分艰苦,土地荒废率很高,并不能为了卖地而放弃土地。
面对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漳平市政府决定与县国土局进行沟通,确定用于土地流转的企业要建立合法的土地流转企业,让其拥有土地的合法生产能力和租赁年限。
2016年5月,农业综合开发办出台了《意见》,致力于破解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用地难问题。土地流转的前提是流转的企业是农业生产基地,而不是在村集体,因为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和群众居住情况不同,被占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是不能通过流转的。
因此,有企业流转了土地后,土地经营权可以依法流转给本村村民,并成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对于相关规划或资金,漳平市政府也在认真做了调整,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来稳定。
2014年3月,漳平市出台了《关于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意见》,主要指导国有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根据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方案,并经县县政府批准,漳平市在规划区内选择了12个行政村、社区,每个村的土地流转面积不得超过170公顷,面积不得超过40公顷。
土地流转,既可以解决土地的农民,也可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