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科研茯苓栽培种植
花卉科研茯苓栽培种植是我国科研工作者一项在国内外都科技进步和较成熟的技术,是我国茶叶的一种常规育种,也是发展前途最为成熟的技术之一。它的技术主要是利用茯苓的营养、菌丝、水分、土壤等作用,实现茯苓和其他的茶叶种植相仿,在栽培技术上得到了很大的应用,是一项能够脱贫致富的高效种植技术。
茯苓栽培种植技术
1、品种的选择与培育
茯苓栽培是茯苓栽培成败的关键,要注意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抗虫、抗逆性强的中晚熟品种。优良品种能够增强茯苓的营养生长与繁殖力,有利于茯苓的高产、稳产。
2、选地和整地
种植茯苓应选择在海拔1000-2000米、坡度15-30、年平均温度20°C以上、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下、质地疏松、通气性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1%、土壤PH值4-5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
3、茯苓的播种
茯苓种植的播种时间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温度,有些地区9月上旬播种,有些地区10月下旬播种,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播种。
4、田间管理
(1)除草
茯苓播种后,要及时除草,以防杂草侵入,一般出苗前不需进行除草。在播种后10-15天左右,茯苓的幼苗开始出土,这时要及时进行间苗。
(2)浇水
一般种植茯苓,需要保持田间湿润,不可干旱,也不可过于干燥,以免影响茯苓幼苗的生长。在出苗后7天左右,茯苓的幼苗逐渐生长,这时要适当的进行浇水。如果干旱要及时浇水,以免茯苓出现缺水现象。
(3)松土
茯苓是一种深根植物,所以在雨季要及时将田间的积水排出,以免茯苓根系腐烂,在生长期要适当的松土。
(4)除草
茯苓一般在生长后期会生出很多杂草,导致茯苓生长不良,需要及时除草,以免影响茯苓的生长,并且松土时还可以防止杂草与茯苓争夺养分,导致茯苓生长受阻。
(5)松土
茯苓生长较快,每年的春季要将茯苓四周的松土锄松,以提高茯苓的产量,松土后还需要施一些复合肥,促使茯苓生长。
四、常见病虫害
1、根腐病
(1)危害:发病初期,根部会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并逐渐扩大,最后导致整个根部腐烂,然后植株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