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2、引种。杂交苗,亲本来源于国内外种性两年以上、两年以上的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等植物,可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育种,采用水育苗、微流水、滴灌、循环水等标准化栽培技术。
3、引种时需要了解当地、国内种质资源,选择适合当地、国内消费市场的种质资源。
三、种养规划
(一)种养布局。根据土地资源条件、水资源、市场需求、市场供应的需要,确定适宜的区域,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把种养结合到农业生产,实现量、质、效益三者的统一。
(二)种养结合。坚持统一规划、分块培植、整体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集中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鼓励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走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道路。
(三)种养结合。坚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结合,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农业标准化生产,规范生产管理,发挥“一社一品”示范带动作用。
(四)产业融合。坚持绿色循环,合理安排生产,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打造有机农产品产地。
(五)质量安全。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信用体系,严格原料药来源管控,扩大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覆盖面。加强产品安全认证,全面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