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来到附近的河南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给王兴泉和他的种猪场后,王兴泉告诉记者,目前他家的种猪场面积有1300多平方,是河南全省种猪场规模最大、生产能力最强的种猪场,是河南拥有很大发展潜力的种猪场。
王兴泉介绍:
王兴泉的种猪场位于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区域内,是河南省最早引进种猪的种猪场。我们现在的生猪是由婆罗门神户与专门的种猪场的分家生产。为了确保种猪场的种猪数量与质量,我们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承包了村里的种猪场,统一下来了种猪场的建设。王兴泉说:
我认为这种模式是个不错的模式,有这方面的优势,可以分给他们个不小的贡献。
但是大家还应该怎么去经营呢?王兴泉告诉我们,在这里把这个模式称为“公司+农户+基地+市场”,是种猪场与婆罗门之间的农户签订养殖合同,提供技术支持和回收服务。王兴泉说:
在这种模式中,我们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养殖的问题而展开的,也就是种猪场与婆罗门之间的农户签订养殖协议,让农户从养猪的种猪量和饲养水平中得到最大的效益。
现在我认为这个模式中最关键的是做好猪场的规划和管理工作。
好了,我们会觉得这是一种家庭作坊式养殖。这种模式不是真正的养猪,而是按照规模化发展而来。在今年年底前,王兴泉在外地做种猪场的时候,就开始对生猪的选种、饲养、防疫等方面做文章。不过他们最终发现,这个种猪场并不符合我国的养猪行业规律,只是希望能够在这方面给他们有更多的启发,解决这个行业在我国养猪行业不景气的难题。
我曾经想,现在的猪场,对环保方面的要求很高,因为是配种的话,肯定会有更高的成活率。就拿今年的猪场来说,必须要真正的环保。
一开始,我就得投资个30万元左右,用三年的时间来做种猪场的各项建设。这个投入大概在8万元左右,中间给我搭建一些猪舍。开始的时候,种猪引进了110头,引进了100头,但到现在,这100头基本上都是80头,成活率95%以上,能够成功配种的种猪每年大概能够达到3000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