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茄子的品种有很多种,所以种植茄子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来选择最佳的栽培时间,通常情况下需要选择蔓长约25厘米到30厘米、果实长13厘米到18厘米、萼片长10厘米到15厘米、果实横径大约为2.5厘米到3.7厘米、果色深红或紫红的品种。
在秋季栽培,选用耐热性、抗病性强的品种,比如抗青5号、中农大粒茄、炎丰3号、炎丰6号、中农13号、西农1号等。而在寒冷地区栽培的时候,选择抗寒性、抗病性强的品种,比如农大11号、717、859等。
茄子的田间管理
1、水分
茄子对土壤水分要求比较严格,既怕旱又怕涝。苗期需水量少,可浅浇勤浇。在盛果期,植株生长旺盛,需水量大,要充分满足水分需要,盛果期植株需水量与日俱增,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灌水时,切忌大水漫灌,也不要今天浇水明天就带水浇灌,以防降低地温、降低土温,不利于根系生长和果实发育。
2、光照
茄子喜光又较耐阴。在日照长、强度高的条件下,茄子生育旺盛,花芽质量好,果实产量高,着色佳。
3、温度
茄子对温度适应能力强,在16°C~25°C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发育越快。在25°C~30°C范围内,温度越高,但根系的生长发育越差。在15°C以下,随着温度的下降,生长发育逐渐停止,温度低于10°C,茎叶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茄子根系发达,但地上部遇有较大的干燥时期,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很低,因此,对土壤的要求也较高。
在苗期,地温低,灌水或排水不畅,易引起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易导致苗徒长,形成高脚苗。苗期浇水过多,易使种子发芽出土时遇低温高湿条件,而烂种、烂芽,降低出苗率。在床土湿润,出苗后遇低温高湿条件,也易引起猝倒病和立枯病。
其症状为:幼苗出土后,主根变为黄褐色,生长缓慢,开始顶端呈弯曲状。